在线卖菜这个"风口",会不会因为疫情过后而消退?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娱乐
2020
04/06
09:49

"今天你抢菜了吗?"

最近几日,透过社交聊天工具,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除了疫情、出入证之外,还有居家消费日常等琐事。当春节前采购的物资储备逐渐消耗一空,在疫情控制的大前提下,人们已经无法再保持"优雅"的日常购物,而是呈现一种"病态"的疯狂。

尤其是最为平常的买菜场景,在利用为数不多的限制出入次数"大批量"采购之余,通过手机下单买菜也越来越频繁。在某些地域,由于蔬菜供应的稀缺,人们不得不提前预定、定闹钟抢购,这反而成为疫情笼罩下的一种新常态。

在线卖菜这个

受需求端的影响,在线卖菜渐渐成为一门好生意,生鲜电商也有死灰复燃之势。每日优鲜方面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额大约增长了300%,客单件也有了明显提升,高达120元。京东生鲜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从除夕至初九),京东生鲜的销量同比已经增长了215%……

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给线上卖菜平台带来的低成本的流量,并实现了不同人群的快速覆盖。曾几何时,一直难以渗透的卖菜到家场景似乎就这样突破了。联想到2003年非典时,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因时而崛起,本次疫情能否成为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的转折点?当疫情过后,线上卖菜会顺势而起,还是落的一地鸡毛?

留存是关键

疫情期间,由于减少出门降低风险的考虑,在线卖菜(生鲜电商)迎来了一波流量高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与原本生鲜电商通过高额补贴的获客行为异曲同工,其最终的目标都是流量。只不过,补贴是通过烧钱的方式将人们拉到了平台上,而疫情期间的买菜行为则相对被动,是消费者在综合考虑各种风险之后不得不做出的经济决策。

那么,当疫情过后,这种封闭式的居家生活场景不免又将回到过去的老路,一时增长的流量或将归于沉寂。毕竟,被动式的消费理念很难成为被贯彻下去。更何况,平台上居高不下的蔬菜瓜果价格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平台所说的客单价大幅增加的重要因素。

在线卖菜这个

因而,如何使疫情时期的庞大流量存留就成为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的头等大事,而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能够做好的只能是产品和服务。

从产品方面来看,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与线下菜市场的产品形态稍有不同。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菜市场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形态,允许触碰挑拣,呈现散、乱、多、杂等特性;而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则是规格化的SKU产品,以符合物流配送等为基本出发点。经过疫情以及之前的烧钱补贴,消费者已经渐渐接受了SKU这种形态,但如何将这种产品结构常态化,甚至渗透到更多人的日常消费中,这需要在线卖菜(电商平台)做出更大的努力。

在线卖菜这个

从服务方面看,疫情期间,人们在家时间较长,对于配送服务的时效性需求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而当疫情过后,随着生活场景的碎片化,或许会对配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适应前后两个阶段的挑战,对于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十分重要。

当然,在产品和服务之外,在线卖菜(生鲜电商)还要考虑更多。

产业是核心

与线下菜市场不同,在线卖菜(生鲜电商)的终极目标在于构建产业闭环,即通过前端的需求流量,带动后端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其盈利最终要靠交易规模来实现。因此,疫情过后,除了流量存留问题外,平台能否顺利运营的核心还在于供应链整合以及精细化运营能力等方面。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疫情突然爆发的原因,在家买菜的需求被急剧释放出来,这本身对于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日优鲜的蔬菜供应量从原本的每日500吨到1000吨的转变,也是其供应链积极整合的结果。

而以平台大规模的需求量,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可以增强相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才能保证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因此,疫情对于在线卖菜(生鲜电商)平台而言,不啻于一次对供应链端的检阅,优胜劣汰。

在线卖菜这个

除此之外,数据化、智能化建设等2B端的布局也异常重要。利用平台大数据,指导进货、库存管理、销售,并对用户精准画像进行针对性的营销,能够使在线卖菜(生鲜电商)不仅局限于赚取中间差价的角色,从而赋予其更多的产业价值。关于这点,或许能够给资本讲一个好故事。

当疫情过后,在线卖菜(生鲜电商)能否顺势崛起,不仅取决于能够将消费者留在平台上,更是依赖于整个产业端是否有新的改变,从效率、成本等各个方面颠覆传统的卖菜方式。总之,在线卖菜并非是一个十分"性感"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点点滴滴都需要不断改进的产业链条。最终做大做强者,必将是稳扎稳打者。

推荐阅读:vivo与oppo什么关系

 

THE END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华夏财经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